書房改造來到最後一篇,B&O Level喇叭登場
咳咳~我想這篇應該是篇囉嗦的文章,反正連假閒閒,疫情嚴重,那就多打點字XD
說實在我已經忘了我上次買CD到底是何時了,大概有10年了吧
一直以來我對於家具跟音響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
但花在兩者上的預算,猶如正宗皇太子跟後宮嬪妃生下的69阿哥一樣的差別待遇
比起家具,音響的水真的太深了,一旦不小心踏入,直接滅頂XD
今天就來介紹一下2021年B&O發表的藍芽喇叭Level,看看這個Level到底夠不夠Level
打開包裹後的外殼包裝
B&O Level共有兩款,一款為古銅金+木頭飾板(較貴),而我買的是銀色+黑色面罩的版本
兩者的差別主要是
1.外型塗裝:古銅金vs銀色
2.木頭飾板vs黑色面罩
3.編織充電線vs黑色充電線
其他的都一樣,也就是說,兩者的差異主要為外型塗裝的變化,至於如何選擇就看個人喜好了
拆盒後,一目了然,擺放整齊
喇叭拿起後,盒裝裡包含了完全無用的說明書,2公尺的usb-c線(目測),充電接頭,結合變壓器的插頭
恩~就這樣了
把面罩拿下後,會看到喇叭單體,共有2個0.8"的高音單體+1個2"全系列驅動器+2個4"的低音單體
這個喇叭有著模組化的設計,看了介紹,未來如果有需要更換電池,或是更換網路連結或新世代的音訊串流播放,只要更新零件後就能繼續使用
聽起來確實蠻有種永續環保的概念
只是.....根據大家喜新厭舊,追求新鮮事物的心態,消費者會不會直接買更新的喇叭?
這個喇叭外型雖然有點樸素,但功能性倒挺多的
1.可攜帶,充滿電後可播放16小時,甚至要外帶出門也行
2.可躺著,可站著,可壁掛,三種擺放方式,聲音都會有所不同,如果以躺著來說,聲音的範圍更廣泛,適用於不同位置的聆聽,而站著的模式,聲音集中度更好,壁掛模式沒有購買套件,就沒機會嘗試了
3.模組化設計,如同上面所述,未來可透過更新,延長了使用壽命,不會因新科技而變成無法支援的舊產品(這點有待商榷,哈哈,未來的事誰知道呢)
4.支援多種音樂串流,Airplay 2,Spotify connect,Google Cast,B&O電台,光纖輸入,藍芽5.0
5.使用APP操作,介面還蠻容易上手的
6.支援多室撥放(我家太小,沒有這需求)
7.支援兩台連結組立體聲雙聲道,欸~一次買兩台,沒錢XD
面罩裝上後,看起來相當阿呆
寬34.8,高23,深5.6公分,這個尺寸在小空間來說,擺放的友善度相當不錯
畢竟買喇叭回家的第一件事,就是要放哪的問題
重3.3公斤,看照片或影片,單手提還以為很輕,沒想到還是有點重量,大概等於你一手拿了2台Macbook air再加1台ipad pro 12.9的重量
其實我剛開箱時,根本不知道接下來要幹嘛,現在的3c產品都不附說明書了(包裝裡附了一本是在哈囉的說明書,翻完後我說了句what the xxxx就丟垃圾桶了XD)
阿現在是物聯網的時代,甚麼東西都要連網設定,反正下載app照做就對了
Level搭載了接近感測器,在待機狀況下,機器上方的觸碰面板在人靠近時會自動亮起,在播放的期間也會維持恆亮的狀態
這點加分,有點科技感
插電後,開啟B&O APP,會自動偵測設備,連結後會自動更新到最新版
可根據個人喜好調整EQ,喜歡明亮一點,喜歡低音沉重一點,任君選擇
內建了四個網路電台,也可根據個人喜好更換
多種預設的聆聽模式,也可像上面說的自訂
設定的介面並無太多的選項,這點跟蘋果產品類似,有時消費者並不想花太多時間研究每一項功能,我們只需要播放這一個按鈕,其他的,應該是廠商煩惱的地方,而不是我們阿
通常測試低音,我會選擇Billie Eilish的bad guy
在測試的第一個晚上,我就收到了鄰居的投訴
"喂~您好~我這裡是警衛室,您家是不是電視開太大聲了,不好意思有鄰居反應"
我傻爆眼,我瞬間變成了bad guy,我的音量0-100,只開啟了45
這喇叭如果開到90,我看別說警衛先生了,連里長都要上門了吧
道完歉後,我火速地將喇叭開到80
"啊我就屁孩阿"XD
不是啦~~馬上就關機了
現在大半夜的,萬一鄰居受不了穿得很性感的來敲我家門,你叫我們該怎麼辦
#鄰居是65歲阿姨
#我還想繼續努力阿
補一張插電背面照片,充電頭為磁吸,這點還不錯,但插上電後,躺平就會呈現蹺蹺板的狀態,故平放比較適合未充電狀態擺放
中間補個插曲
其實我一直對於這喇叭外型有意見
古銅金+木頭飾板,這樣的組合顏色太接近,感受不出設計感,而且價格貴很多
銀色+黑面罩太呆版,令人提不起勁
如果是銀色+木頭飾板,或其他的外型風格,是不是會好一點
直到在IG上看到,有國外的廠商SKINIPLAY,專門為B&O的產品推出外衣,安裝的方式就只是將布料套到原本的面罩上
唷唷唷~這相當可以啊
於是我先在SKINIPLAY官網訂購布料後,再購買了B&O Level喇叭
結果就變成一個為了布料而購買喇叭的故事
出貨速度挺快,從法國寄出,訂購後到收到大概為五天左右,雖然DHL把我的包裹送到300公尺外的另一個社區中,但最後還是順利追回
因為這已經是第二次DHL小哥送錯地址了,經我方提出嚴正抗議,DHL客服中心意識到再不處理,就會回想起當年電話被打爆的恐懼....
這街頭塗鴉的風格,正是設計師 Cortegraff 一直以來的特色,透過飽滿的顏色給街頭帶來活力
不規則的線條,用上了多種顏料塗裝,在我致力的彩色書房企劃中,我相當滿意換裝後的Level喇叭
關於Level的心得,經過了2周的使用,全都使用Spotify Connect,心得如下
配備了麥克風,會根據附近的環境,自動調整達到最佳的音質
連線速度快,用手機或電腦操作不會感到延遲,開啟或結束時會有淡入效果
播放過程網路中斷重開,仍舊順播,也沒發生延遲斷訊的狀況
最大聲壓96db,但我到現在還沒辦法開超過一半以上的音量,這喇叭大聲起來沒再跟你543的,有時這大小聲的基準不是自己的耳朵,是鄰居的耳朵XD
聲音好聽,即使小聲聆聽,都還能聽出一些細節,晚上實用性很高
在客廳,餐廳,書房,各個位置都有很好的效果,不用固定坐在喇叭前,這點蠻符合現代人的生活,特別是WFH的狀態
外型還不錯~特別在我改裝之後
2個4吋低音很剛好,不會轟隆隆的讓人崩潰
從開箱感受到的整齊,安裝的快速上手,播放的流暢度,靠近時自動亮燈的感測器科技,操作介面的順手,美好的聲音,適用於各種搖滾樂,流行樂,饒舌嘻哈等不同風格
我蠻喜歡這喇叭的
要說缺點的話
1.聲音較為平面,一般左右喇叭組成的立體聲,在調整良好的狀態下,會有種3D的立體效果,彷彿喇叭消失了,而歌手好像活生生的在你面前唱歌,但Level做不到
2.歌手聲音不夠甜,不夠溫暖,聲音是種很難形容的感受,通常甜是用來形容食物的味道,溫暖則是形容溫度的感受,有些調整良好的高階喇叭,聽到的聲音會讓人起雞皮疙瘩,因為那是平常生活聽不到的聲音,而偏偏聆聽的歌曲你以前有聽過,甚至聽過無數次,卻從來沒聽過這樣的聲音,沒錯,在Level上聽到的聲音是好聽,但距離非常好聽,非常的遙遠,至少你下巴不會掉下來,也不會聽完後馬上決定掏出積蓄,無論死活都要帶回家的程度
3.人的聽力是可以訓練的,一但聽過令人動容的聲音,就彷彿跟老外交往過,再也回不去了(這......)我是說如果你還沒聽過太多的喇叭,或許B&O Level是個不錯的選擇,但如果已經晉升成玩家的等級,花的錢可能都是這個Level的數十倍,自然對於這個小老弟就覺得還好
第一次購買B&O的產品,給我的印象蠻好的,類似蘋果,簡潔,外型設計好看,都擅長用陽極氧化鋁作為產品外殼,對於各種年齡層都容易上手,缺點為昂貴跟愛搞自己的規格,不容易兼容其他廠牌的設備
之前只去店裡短暫停留試聽,並無長時間相處的機會,而在過去兩周的時間,目前的體驗蠻不錯的
我不需要太多的設備,造成視覺的阿砸,還要思考擴大機跟喇叭彼此之間的搭配,還有其他訊源或線材的問題,這些都要花費不少時間跟金錢來達成,最後錢是花了,但提升的效果是否有感還是心理儲值了,只有自己知道
B&O就整合了擴大機跟喇叭,不用煩惱搭配合不合的問題,連軟體的運用優化體驗,一併透過手機APP給你,更何況,B&O的外型設計一直是業界領先的
我開始理解B&O在全球有一群鐵粉玩家,家裡不只一套設備是怎麼回事了
B&O Level的設計師Torsten Valeur,在1995年加入了David Lewis工作室,負責設計B&O的產品
而B&O產品之所以特別,就是David Lewis過去累積多年的經典設計
我們也可以說
David Lewis之於B&O
就像Eames之於Herman Miller
波多野之於台灣
都是改變人類生活的重要人物阿XD
在網路上有不少討論,是關於B&O產品售價對於聲音的性價比
"這個聲音根本不值這個錢"
"吃品牌的"
"這品牌是拿來看的~不是拿來聽的"
以上我都同意
但是,如果你去過他的展示中心,看過他的電視自動朝你轉過來這種黑科技
或是像蝴蝶一樣開合的升降電視機
拿過她的電視遙控器,比自己的iphone更有質感
看過他的Beolab28會自動開合來讓聲音進行改變
網路上的討論再也不重要了
重要的是我好窮,但好想要XD